2025年8 月 13 日,OpenAI CEO 萨姆・奥尔特曼(Sam Altman)宣布对 ChatGPT 进行重大更新。此次更新为 GPT-5 引入了用户可以选择的不同模式,包括“自动”(Auto)、“快速”(Fast)和“思考”(Thinking)。

一、三种模式概览:Auto / Fast / Thinking 各做什么
- Auto(自动):系统根据任务难度与上下文自动在快速应答与深度推理之间做权衡。适合“什么都有点”的综合场景,免去手动切换。优点是省心,缺点是可控性略弱,个别任务可能不如专门模式稳定。
- Fast(快捷):优先响应时延与吞吐,对简单问答、改写润色、结构化整理等轻量任务表现更灵敏。若你关注输出成本或移动端电量体验,Fast 往往更合适。
- Thinking(思考):为复杂推理与多步任务准备,会投入更多“思考步数”,在数学推导、长文规划、代码调试与因果分析等任务中更可靠。需注意其响应更慢、可能更耗配额。
选择要点:先以 Auto 打底;当你明确“速度优先”或“正确率优先”时,再切到 Fast 或 Thinking。对重要任务建议固定模式并形成可复用提示词模板。
二、GPT-4o 回归意味着什么
- 多模态补位:4o 在语音、图像理解与实时互动上依旧具备较好性价比,适合演示、原型与跨模态协作。
- 兼容性:大量现有工作流和第三方插件仍以 4o 为默认或备选。回归降低了迁移成本。
- 选型策略:偏文本与推理可选 Auto/Thinking;偏多模态与低成本试验可考虑 4o;需要极快出稿走 Fast。
三、如何上手与切换(网页/移动端/插件)
1. 网页端
- 打开 ChatGPT,新建或进入对话。
- 在对话顶部或侧边栏的模型/模式选择器中,选择 Auto / Fast / Thinking 或切到 GPT-4o。
- 为不同任务创建命名对话(如“日报生成”“代码审阅”),以免频繁切换模式。
2. 移动端
- 更新到最新版本的 App。
- 在对话页的模型菜单中切换模式;语音输入/播放时可优先尝试 4o 以获得更顺畅的多模态体验。
3. 第三方插件/工具
- 确认插件是否支持新模式路由;若不支持,可先以 4o 或通用模型作为兼容方案。
- 对自动化流程(如浏览器脚本、写作流水线),建议在调用前显式声明模式,避免默认“Auto”造成波动。
虽然官方称“付费用户现在还可以在 ChatGPT 网页设置中切换“显示其他模型”,添加 o3、4.1 和 GPT-5 Thinking mini 等模型”,但当前实测中,仅能看到 gpt-4o 模型的回归。由此推测,其余模型的开放可能会采用分批逐步推送的方式,尚未全面向所有用户同步。

四、典型使用场景与选型建议
1. 日常写作与表格处理
选 Fast:改写、摘要、格式化、邮件草稿、简单公式与表格填充。对可重复任务可配合固定提示词与片段库。
2. 长文规划与技术方案评审
选 Thinking:需要多步推理、权衡与引用结构。建议提供“大纲—约束—验收标准”,并要求输出“假设与不确定性”。
3. 代码调试与单元测试生成
以 Thinking 为主、Fast 为辅:先用 Thinking 解析根因与边界,再用 Fast 大批量生成测试样例与样板代码。
4. 多模态问答与演示
选 GPT-4o:图表解读、截图说明、语音对话 Demo。若需要更强推理,可在关键环节切回 Thinking。
5. 团队知识库问答
优先 Auto:方便不同成员在同一入口完成检索、改写与归档。对关键结论务必配置人工复核与引用来源要求。